职业生涯中的升级不二法则
2016-09-17
读了了一位技术同行写的关于能力的文章,文章主要针对技术同学的提升路线,给了几条建议。不过这篇文章对于职业规划也很有启发意义。本文对于这位同行提到的三条内容,谈谈自己的认识。 下文中,将此文章称为微文。
一个模型
德雷福斯模型是一个技能获取模型,将人们学习掌握一个技能经历的阶段分为新手、高级新手、胜任者、精通者、专家。
新手在特定的技能领域很少或没有经验,必须在准确的指令或者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工作。这里的经验指:通过持续强化的训练和思考,促进思维的不断转变。
对于出入职场的新人,尤其是高等学府毕业走出来的人,对于职场上经常拿经验来说事的一些人很看不惯。请看下面一番经典的职场新人与HR的面试对话:
HR:你目前刚刚毕业,在工作中经验不足,所以我们给出的薪水希望你能虚心接收。
优秀的职场新人:这份工作需要的几种工作能力和技巧,我在学校里已经掌握,我信任自己的具有真样的工作能力,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内容。
其实对于我自己,在初入职场的时候,也有同样的想法,我当时认为在互联网领域中,经验是不可靠的。因为技术更新飞速,市场也在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,一份号称具备5-8年工作经验的人,其有用的工作经历可能并不多。在我现阶段的工作中,发现工作经验确实是存在的,哪怕互联网迭代的速度如此之快,但是还是需要有长时间经验积累的。但是这里的经验并不是以时间维度来计量的,具体的需要看在时间维度下,其工作的内容和难度是怎样的。
有的人的简历,在他工作的第一年的项目难度、工作职责和十年后的难度职责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。这样的工作经验,被微文的作者称为10*1年的工作经验,对其技能的提升没有什么帮助。
在德雷福斯模型中,新手、高级新手、胜任者、精通者、专家分别的能力为:
- 新手:基本无工作能力
- 高级新手:经过基本的训练。掌握完成任务的规则并能多少突破规则的限制,尝试独立完成任务,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会去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,但是很少去归根问底。不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整个大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。
- 胜任着:比高级新手完善在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,胜任工作职位,理解自己的工作所处大环境下的地位和影响。
- 精通着:在工作中胜任自己的工作,并且能主动发现问题。
- 专家:特定技能领域知识的创造者,信息的主要来源。能够将丰富的经验知识在特定的环境下应用,并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做事。能够本能的感知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,敏锐地感受到新出现的技术火花所蕴含的美感和力量。
在这里,高级新手还是需要在别人限定的规则的下去工作,而专家则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。在判断自己处在哪一个阶段时,想要成为专家,并不是仅仅经历过10000小时的专业训练就足够的。需要提醒自己,这个训练,也是别人制定的规则,只有不断的跳出规则,宏观俯瞰,才能去发现问题,发现自己的问题,发现规则下的问题。
一个故事
北欧有一个度假胜地,是欧洲人民夏天避暑度假的好去处,去度假胜地需要经过一个长长的隧道,隧道的工程师为了保证在隧道偶尔停电的情况下,隧道能安全使用,在隧道入口处立了一块牌子,写着:请打开车灯。
游客们开着汽车,打开车灯,穿过隧道,到达度假胜地,快乐地去玩耍了。而等他们要回去的时候,有些人却发现车子无法启动——他们忘记关闭车灯,汽车电池耗尽了。小镇的警察们只好开着自己的警车四处为游客们充电,疲惫不堪。而沮丧的游客们则在回去以后四处抱怨,分享他们糟糕的旅游经验,导致小镇旅游业大受影响,镇长压力山大。
于是人们找到隧道的工程师,要求他在隧道的尽头再立一块牌子,写上:请关闭车灯。工程师照做了以后,却发现麻烦来了:夜晚穿过隧道的游客看着这样一块牌子,一脸懵逼。
这个故事,在互联网日常工作中,是经常常见的,微文中作者提醒工程师,要去审核需求的可执行性,判断什么是真正的需求,什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假需求。但刚开始我是思维惯性的认为,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会去考虑这些问题需求的问题,但是没有跳出自己的思维去审视,比如下方微文作者的思考。
回到这个故事,我们重新思考一下:这是谁的问题?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?如果这是镇长的问题,那么能不能让镇长在停车场修建充电桩让游客们充电?如果这是警察的问题,那么能不能安排专门的警察巡视停车没关车灯的游客,提醒他们关闭车灯。
如果这是游客的问题,能不能在隧道出口立一块牌子,写上:你的灯亮着吗?提醒他们问题的存在,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。也许这是最好的方法,你不需要急着帮别人解决问题,也许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要解决的问题,当事人轻轻动下手指就能解决。而你要做的,仅仅是告诉他问题的存在。
是的,在处理用户一个痛点时,我们经常觉得,我们确实寻找到了需求金字塔中最底层的用户痛点,这样的话,我们的解决方案就一定没有问题。但是我们会经常忽略一个问题,就是这个问题是从谁那里产生的,像上文的故事中,可以是镇长,可以是警察,可以是游客。我们在处理需求的时候,如果仅仅是将考虑问题的思维放在某一个局部人群上,则会出现上文的问题。尤其是产品经理在负责某一条产品线的时候,没有宏观的理解整个产品,就会纠结在自己产品线上的用户问题,并且无法跳出这个专家限定规则中。
##一个定律:彼得定律
彼得定律:在一个层级组织中,每个员工都会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。在一个成熟有效的组织中,当一个员工在其岗位能够出色完成工作,就会得到晋升,被提拔到更高一级职位。如果在这个职位,他能够继续出色完成工作,他就会继续得到晋升,直到他晋升到某个职位以后无法出色完成工作为止。当一个人位于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上时,他必须投入全部的精力才能有效完成工作,这个职位被称作这个人的彼得高地。一个处于彼得高地的人,精疲力尽于他手头的工作,无法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学习,将止步于他当前的德雷福斯模型阶段。
在这个定律面前,我们难免会考虑自己将要面临的职业机会。来自其他公司的邀约,来自部门领导的高度提拔和临危受命,来自创业过程中,自己所要承担的更多、更大的责任,这都是自己职场中不得不挑战的彼得高地。虽然在公司管理学中,会说一个员工无法在自己的工作职位上胜任,则到达了这个员工的彼得高地,但这是从职场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。对于正在处于这些高地攻坚战的职场战士来说,选择挑战还是被动的放弃,是每一个战士需要去主动选择的。所以我们对彼得高地的态度,就是不断主动提升自己,不断的思考和总结,去主动得挑战这些高地并且占领它们。